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中国纺贸之惑 没有世外桃源

发布日期: 纺织检测网http://www.nt315.com/

一次西樵之行,收获的是震惊!

  首先震惊的是在入世之后,最快接受了入世思想的不是市场上最活跃的分子——企业,而是政府。其次震惊的是在全球纺织品自由贸易引发的摩擦之下,居然被设保方可以说出“特保”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话来。

  在采访中,西樵一批没有受到“特保”直接波及的企业表现了这样的心态:“设保”没有什么不好的,中国的纺织品企业是应该降低产量了,理由是因为现在产量和企业实在太多了,有可能引发低价竞争。后面就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要进行产业升级。殊不知“特保”实际上仅仅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客观的压力和加速器,并不是说产业的升级要依赖于人家对我们“设保”。

  而西樵不少纺织品企业的企业家们现在对发展的要求还是和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期望政府多给优惠政策扶持、希望银行更容易贷到资金、希望不要受到外来大企业的干扰和侵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偏安一隅已不可能,越来越多的竞争将把市场充斥成一个不再有“桃花源”的战场。对西樵的传统小纺织企业来说,目前已经感受到的仅仅是国内巨头的入侵压力,接踵而来的还将有国际巨头的入侵。

  西樵纺织品产业基地曾经是国内的标杆,也曾经因为不思进取技术落后而几乎灭亡。在上一次的复兴工程中,地方政府充当了主角。但在新的机遇和危机面前,政府不可能全部替代企业的作用。政府在积极扩大生产基地的规模、做强区域的品牌都是为了在新的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有更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如果认为现在战火还没有烧到自己身上就没事偷着乐的话,那等到战火及身的时候又怎么知道该怎么救火呢?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不要说不了解远期结汇这样的基本工具,就连行业受到中美中欧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影响也是:不很清楚;对外贸的态度是:太繁琐。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化竞争越演越烈的今天,企业能否转变一下心态,不要再期望找个“安静的地方”依靠优惠政策存活,而是多一点居安思危。

  何况现在已经没有安全的地方了! 
 网易

服务热线:0513-85516624

传真:0513-85521945

E-mail:nt3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