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纺织手册

染整工艺原理四

发布日期:2006-10-13 20:50:03 纺织检测网http://www.nt315.com/

第四章  漂白(Bleaching)

§1 概述

一、漂白目的

去除天然色素,赋于织物必要和稳定的白度。

广义上还包括上蓝or荧光增白等利用增白剂使产生光学性的泛白作用。

 

二、漂白法分类:化学漂白法氧化剂、还原剂

日晒法:利用紫外线作用使水产生氧orH2O2起到氧化作用,

增白法上蓝or荧光增白

1、氧化剂漂白: fibre易受损、但很少变色

常用的NaClOH2O2NaClO2、过乙酸等。

漂白原理:破坏色素发生体分达到消色目的

2、还原剂漂白:fibre脆损少,但漂白后有因空气氧化变色倾向,仅对丝及羊毛等使用一部分

常用的:SO2NaHSO3Na2S2O4

漂白原理:通过还原色素产生漂白作用

 

三、对漂白产品质量要求

1、白度:87%以上

2、损伤小(NaClO漂白,要求潜在作用)

四、设备及加工方式

视品种和漂白剂而定,纯棉织物采用绳状连续漂机,厚重棉布和涤/棉织物则用平幅连续练漂机。

漂白方式:

(1) 浸漂:

(2) 淋漂:

(3) 轧漂:

不同品种,对漂白要求不同。

 

§2 NaClO漂白

一、NaClO溶液的性质

NaClO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商品以液状出售(以电解食盐溶液制的,印染厂用Cl2通入NaOH溶液中自制。

1、无色or淡黄色带有Cl2臭味液体,商品溶液浓度为有效氯含量1015%

2、强碱弱酸盐,易水解

3、遇过量HCl放出Cl2NaClO+HClHClO+NaCl

HClO+HClCl2+H2O

4NaClO溶液处于复杂和不稳定状态。溶液中各成分组合随pH值不同而变

NaClO在碱性条件下更稳定,商品溶液pH12

5、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对NaClO有催化分解作用,使fibre严重受损,以FeCoNiCu的化合物较为强烈,设备不宜用铁质。

 

NaClO漂白原理

NaClO与色素的作用很复杂,只能对漂白原理作一般说明。

根据NaClO溶液组成的资料,产生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ClO-HClOCl2,且溶液由碱性转变为酸性时,依下列次序变化:NaClOHClOCl2

根据实验的结果,随pH,漂白速率,当pH4时,漂白速率↑↑

认为NaClO的漂白在不同条件下可能是不同成分在起作用。

笼统地说,漂白的主要成分是HClOCl2,碱性范围是HClO为主,PH<4Cl2

观点一:漂白作用是依赖HClO分解产生的新生氧将发色基团破坏而消色,该反应在弱酸性条件下才迅速发生,纤维损伤亦很剧烈。

观点二:漂白作用主要是由于HClOCl2的分解产物对色素双键有加成作用

此外NaClO对其他杂质,也可发生氧化、氯化、加成等反应。

果胶物质、多糖类及其水解物,其醛基易被氧化生成羧基。

含氮物质和蜡状物可被氯化成相应的氯氨酸及脂肪酸的氯化衍生物。

棉籽壳中的木质素可被氯化为氯化木质素。

NaClO对纤维素亦有氧化作用(非选择性氧化),氧化作用复杂。

 

NaClO漂白工艺条件分析

1、漂液的pH

主要表现在对漂白速率和对纤维损伤大小影响

酸性条件下,但Cl2逸出,污染环境

中性条件,fibre损伤最严重,此时氧化纤维素羧基多,对纤维的损伤程度较大。

所以选择pH9—10漂白,尽管漂白速度慢一些,但通过延长t可达到目的。

注意:漂白时,由于fibre吸收NaClO水解产生的NaOH,加之纤维素,果胶等有机物产生酸的影响,还有空气中CO2的作用,使漂液pH逐渐轧漂时要不断补充新鲜漂液,淋漂和浸漂时需要加碱剂Na2CO3以维持pH值,防止fibre损伤。

2、温度和时间

T,漂白速率,但棉fibre的氧化速率,在一定pH下,T10,氧化速率2.7倍,T35
T
35 急剧↓∴高温不宜,但低温需制冷设备,能耗大,时间长。

选择室温2035,时间以3045min为宜

3、浓度

pHTt一定时,C,白度,但并非成正比,C达一定值白度提高不多,而损伤大,实际生产时应根据含杂、织物厚薄,对白度要求确定

 

NaClO漂白工艺

1、工艺过程

(1)纯棉:绳状轧漂在绳状漂白联合机上进行

水洗浸轧漂液(轧余率100120%)堆置 水洗酸洗中和(Na2CO3)水洗脱氯水洗。

(2)/棉织物采用平幅加工,深色织物有效氯2~4g/L

2、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前处理问题:必须有较好的退浆和精练效果,否则要加重漂白负担,影响棉fibre的强度,对T/C来说,这一点较难满足,一旦精练不净,fibre上的含氮物质漂白时会与HClO生成氯胺类化合物,释出HCl,使fibre泛黄、脆损。

NaClO漂白对T/C仅适用于深色品种,中、浅色须复漂一次

(2)脱氯问题:漂白后,残留氯经过一定时间会使纤维损伤,色泽发萎,泛黄,对不耐氯的dye亦有破坏作用。

3、对NaCeO漂白工艺评价

(1)NaClO价格低,工艺设备简单,广泛用于棉布的漂白。

(2)该工艺要求有较好的退浆精练效果,否则会加重漂白复担影响棉fibre的强度。

(3)T/C仅限于深色品种,不用于蛋白质fibre的漂白(引起损伤、泛黄)

(4)Cl2逸出,有污染。

 

§3 H2O2漂白

H2O2氧化电位低于NaClO,fibre损伤小,且无潜在损伤,适用范围较广。.最早出现于1938年,国内主要用于T/C和棉针织物的漂白,白度高,不泛黄,手感好。

 

一、H2O2溶液的性质

1、俗称双氧水,商品有多种浓度,低浓度(3%35%)为无色无臭溶液,高浓度为浅蓝色粘稠液体,印染厂使用3036%左右商品。

2、系强氧化剂,30%H2O2对皮肤有刺激性和灼伤作用,浓度>65%H2O2与易燃物接触易燃、易爆

3、水溶液呈弱酸性,遇base低温亦极易分解。商品H2O2加稳定剂,并在酸性条件下出售保存。

430以下的H2O2较稳定,> 70,分解速率加快。

5、遇有色金属离子及酶等剧烈分解,其分解是一个剧烈的放热反应,可能引起爆炸。

6、对玻璃、和纯铝都不起作用、可用来制容器的设备,工厂用不绣钢材料,

7H2O2遇强氧化剂KMnO4则显还原性,可利用该性质对H2O2进行分析。

 

二、H2O2漂白原理

H2O2是弱二元酸,在水溶液中按下式电离

H2O2?H++HO2- (1) K1=1.55×10-12

HO2- H+O22- (2) K2=1.0×19-25

1、最早认为H2O2分解放出新生氧,而起漂白作用,

H2O2分解极复杂,目前对H2O2破坏色素的化学反应的性质了解很少,对新生氧起漂白作用的说法缺乏有力的论证。

2、亦有人认为,H2O2漂白是由于羟基阴离子的作用,依据是,当pH时,(1)式中[HO2-],而漂白速率也因pH

3、有人提出H2O2分解的游离基在起漂白作用。

在某些金属离子存在时,H2O2的分解会加速,有复杂的反应,对色素虽有破坏作用,但将使纤维素受到损伤。

关于H2O2的漂白机理,通常认为HO2-是漂白的主要成份,能解除有机色素的电子流动性能,而起脱色作用,也可能引发游基侵袭发色基团:

 

三、H2O2漂白工艺条件分析(以棉为例)

1pH值的影响

pH值对H2O2分解率和漂白质量有影响。从强力看,pH310范围强力变化不大,有较高水平,从聚合度看,只有pH610范围内能达满意水平。

综上所述,pH910较理想,若加入稳定剂,pH可以提高至10.511

2、温度、浓度和时间

H2O2的分解、织物的白度与温度成正比,当T=90100时,H2O2可分解90%,白度亦最好,若T=60,分解率仅50%,在正确使用稳定剂的情况下,织物的白度和纤维受损程度仅与H2O2分解率有关,,分解速率快慢影响并不大,漂白条件应使大部分H2O2发生分解,白度,强力符合要求,根据前处理情况,H2O2浓度在26g/L。漂白时间与T有关,95100条件下,4560分钟,大部分H2O2已经分解。

3、稳定剂的作用

加工过程中,织物不可避免地会沾上重金属离子,它们对H2O2有加速分解作用从而脆损纤维素,若局部不匀,会造成破洞。织物在漂白前,必须充分洗净,尽可能金属性杂质,同时在漂液中加适量稳定剂,其不仅可防止金属离子催化分解,而且可调节碱度和起缓冲作用。

(1)对氧漂稳定剂的要求

、要有高效的稳定作用,能控制其分解率达到需要的程度(95100存放时,1hH2O2分解率应≤40%,加入织物时经1h漂白,H2O2含分解率宜控制在70%左右;

、对fibre的损伤要减少到最低限度

H2O2漂白的优点是纤维素的损伤比NaCeO少,与使用H2O2的浓度有关,也与稳定剂有关,一般只允许漂后 下降15%左右;

、能耐不同浓度的碱(碱性能催化H2O2的分解,而H2O2漂白又需在pH时进行,这就要求稳能抑制碱性催化反应;

、污染小,易被生物降解;

、不结垢,不在fibre上沉积不溶物;

、白度要好。

(2)稳定剂的种类

按其化学组成是否含硅盐,分含硅和非硅两类

按其作用机理分为吸附型,络合型及混合型。

吸付型

A、最典型的是Na2SiO3,其稳定作用为

稳定作用,Na2SiO3在硬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MgSiO3(CaSiO3)胶体,能吸附H2O-和重金属离子,使金属离子失去催化活性。

若在去离子水中漂白,非但没有稳定作用,相反因pH值提高而加速HO2分解,但当Fe2+含量超过Na2SiO3吸附能力时,就会减弱其稳定作用

作为碱剂,可缓冲漂液的pH值。(引起H2O2活化)

优:稳定效果好,白度,价格便宜

缺:易结硅垢,影响手感,清除困难,不耐强碱浴

B、脂肪酸镁

稳定机理:在碱性漂液中形成胶体,能吸附Fe2+正电荷胶体,而起到稳定作用

C、高分子胶体,如聚丙烯酰胺(PPA)部分水解物

络合型稳定剂

稳定机理: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or消除其催化分解作用,是当今抑制催化分解最佳的稳定剂(远远大于吸附型)

络合物分两类:一类是与金属离子间只有配位键(称络合物);另一类是与金属离子间既有配价键又有共价键(螯合物)

品种有:

磷酸盐,受pH值影响大,又会造成水富营养化

氨基羧酸盐(氨基上接羧甲基的盐类)

螯合能力强,但分散力差,不耐浓碱,EDTA生物降解性差

羟基羧酸盐

洒石酸,葡萄糖酸钠,海藻酸钠,整合能力强,但分散力差,易为生物降解

有机膦酸盐

胺三甲叉膦酸盐,乙二胺四叉基膦酸盐等具有比EDTA还要强的螯合能力,络合容量高,络合稳定常数大,耐一定量的碱,易于生物降解

混合型

一种是将吸附型与螯合型稳定剂进行物理性拼混;

另一种是稳定剂本身既是吸附型又是螯合型,如聚丙稀酸,聚马来酸聚羟茎丙稀酸,具有良好的胶体特性和分散作用,有温和的螯合作用,耐碱性较好有机膦酸酯,能耐50g/L的烧碱 ,可用于高碱量的煮漂一浴法

 

四、生产工艺

氧漂工艺适应性广泛,漂白方式有轧漂(汽蒸漂白,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工艺连续化,效率高,以平幅汽蒸为多)浸漂(卷染机平幅漂白,液下履带箱漂白)冷堆法等,温度可分室温,常压高温,高压高温等,另外可与其它漂白剂联合进行。

1、棉布

以汽蒸漂白为主

退、煮后织物浸轧漂液 汽蒸(95~10045~60min 水洗

100%

2T/C

常压汽蒸

退浆,轻精练后浸轧漂液(H2O2:46g/LpH10.511)汽蒸(9545′)水洗

高温高压

A、退浆浸轧漂液(H2O257g/LNaOH:3~5)汽蒸(196.1294.213014212min)

B、烧毛浸轧漂液(H2O2714NaOH1015渗透剂)汽蒸(142,1min)水洗

浸漂(卷染机平幅):厚重织物

对小批量织物,可选择不锈钢or木质卷染机

工艺流程:冷洗一道漂白810(9598)热洗4(7080)冷洗上卷

冷堆法

在完全没有氧漂汽蒸设备的条件下,可采用冷堆法,尤其适合不宜高温处理的合纤与棉混纺品种,产品手感好,损伤小,能耗低,但渗透性较差,要注意漂白的水洗(高效洗涤在冷漂中的重要性超过其他任何工艺)。此法,采用轧卷堆置,用塑料薄膜包覆好,不使风干,再在特定设备上低速远转,防止工作液积聚在布卷下层,造成漂白不匀。

工艺流程:室温浸轧漂液打卷堆置1301424h)充分水洗

漂液组成:H2O21012g/LNa2SiO3 25~30g/L, NaOH5g/L

H2S2O8710g/L(强退浆剂,有漂白作用)

液下履带箱漂白

织物浸轧漂液后,在液下履带上堆置浸渍一定时间后再汽蒸。浴比大,织物处于松弛状态,较平整,加工匀、透,手感丰满柔软,时间短,能耗低。

工艺:退浆后液下浸渍(6010min)汽蒸(1002min)热洗酸洗水洗

3、蛋白质纤维(浸漂)

羊毛

蚕丝:单漂(桑蚕) H2O2 (35%)1.5g+Na4P2O3, 12g+EDTA1g, pH8.597124h

双漂(柞蚕丝) 氧漂(0.6g/L H2O270,6h)水洗还原漂(2g/L Na2SO4)

 

五、对H2O2漂白的评价

1、对纤维损伤小,不存在潜在损伤,适用范围广,无污染

2、白度好、稳定,去杂好,手感佳

3、对设备有较高要求

服务热线:0513-85516624

传真:0513-85521945

E-mail:nt3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