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纺织维权 >> 维权信息

服装品牌遭遇职业打假 “假作真时真亦假”

发布日期:2006-12-27 22:35:50 纺织检测网http://www.nt315.com/

“这简直是一件非常恶心的事情,好像吃了一只苍蝇。”某新品牌营销总经理王总无可奈何地向记者讲起了刚刚在他们品牌身上发生的一件事:一个星期日的早晨,他本来想好好在家睡一个懒觉,可是老板恰恰在这时候打来了电话,而且语气很严肃:马上到公司开会。老板从来没有这么严肃过,他没有半点耽搁就赶到,只见老板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被人陷害了。”

  这是王总从业以来听到的最严重的一个词:陷害。好像生命中曾经度过的那个非常时代又来到了,他有一点心惊。

  事情原来出在他最钟爱的一条1000多元的裤子上。这条裤子最近卖得出奇的好,一个店3天之内就售出了30几条,他正准备跟老板提出补货呢。谁知,今天老板告诉他,这条裤子被人检测出了毛病:其成分标注为100%棉,可是“消费者”检测的结果却是:95%棉、5%氨纶。关键是这个“消费者”一买就是30多条,如果以一赔二的话,他们要赔偿这个“消费者”6万多元。该“消费者”留在导购那里的话是:如果不赔偿,他就要起诉。

  在王总看来,这简直是无理取闹。从成本上算,氨纶比棉要贵,而且加了氨纶可使面料更加有弹性,并且不易变形,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是利好的。可是这位“消费者”却为了这个特别免费附加的5%氨纶提出赔偿。王总一下就想到了在服装领域一直传说的“职业打假人”,而这次他算是真真正正地遇到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

  其实,记者早就听说过服装品牌们在这些“职业打假者”面前表现出来的种种无奈,而且这些品牌大多都是市场特别有影响力的品牌。在记者随机调查的服装品牌中,他们几乎都大大小小遭遇过“打假门”事件,而且赔偿数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这些品牌要么是中国驰名商标,要么是国家免检产品,难道这些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响当当的牌子竟然都有意公开欺瞒消费者?如果不是,他们为什么大多采用和“打假者”私了的形式,而不愿意堂堂正正地站出来给消费者一个说法?甚至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们也大多不愿意自己品牌的名字出现在打假的专题策划中。这些叱咤风云的品牌和老板们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无论你是真是假,只要和这些‘打假者’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品牌是不想让消费者对他们产生哪怕是一点点怀疑的,所以他们宁可付出一些代价。”王总对此做了这样解释。而这种心境正中了“职业打假者”的下怀。

  真是应了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曹雪芹早早的就为我们预演了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游戏规则。当“打假者”把打假当做一种职业的时候,有时就特别容易让消费者真假难辨了。

  记者了解到,“职业打假者”特别愿意针对一些有名的服装品牌下手,而这些服装品牌往往在品质上要求都非常严格,有专门的研发人员对面料、板型和工艺进行设计,而且他们的实力使得他们有能力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做得非常到位,有的甚至无条件退换货,所以真正的消费者是无需打假的,连他们的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在这些品牌都会得到满足。

  真正让品牌如鲠在喉的是那些“职业打假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已经脱离了普通“消费者”的层面,他们以打假为生,而且各自分工明确:有负责买东西的,有负责检验的,有负责与品牌交涉的,有负责起诉的,甚至还有负责媒体推广的。他们环环相扣,惟一的目的就是从品牌手里要钱,惟一的杀手锏就是在消费者中传播错误的信息。

  企业斗不过“王海”?

  经过多方权衡,最终王总还是和那群他眼中的“骗子”私了了:“我与很多同行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你和这些‘职业打假人’谈崩了,他们不但要起诉,在社会上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在一些媒体上以‘消费者’身份发表文章或者千方百计的促成媒体报道。现在有很多媒体非常关心民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是恰恰如此,容易被‘职业打假人’所利用,因为消费者很难对面料成分构成有正确的判断,而且服装检测还有很多复杂的指标,这样的报道很容易让他们对品牌产生误解。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妥协了。我永远忘不了那天,一头大象和一只蚂蚁之间完成了一次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交易,和我谈判的那小子长得一表人才,真是可惜了。”

  一个企业战胜不了一个“王海”。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也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很多公益事业中,我们明显地感到,一个企业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但在这些危机公关中,却往往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我们的民族品牌有时是很脆弱的。”

  中国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职业打假者’对中国服装品牌造成的伤害很普遍,有很多企业跟我们反映这个问题,并建议成立相关部门来促成社会的一致看法,不给‘职业打假人’以生存空间。但是‘打假门’事件目前还是很敏感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进和协调。我们除了希望各服装品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标准以外,还将逐步统一相关媒体和消费者的共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服装,从而增强对服装品牌的信心。”

  这的确是一个有些敏感的话题,以至于它已经存在了很多年,竟然没有企业愿意站出来说一句话,相关部门的人员甚至也不愿意透露姓名。看来,只有“王海”们胆子大,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在记者就要截稿的时候,王总又打来电话:说“王海”又来了,这次要价30万元……又一场战争开始了,对于一个新兴品牌来说,我不知道他们这次能否抗得过去。

转摘自“中国纺织报”

服务热线:0513-85516624

传真:0513-85521945

E-mail:nt315@126.com